闊別60余年,烈士后人回母校感謝養育恩
2023-06-02 09:24:44
中華泰山網
編輯:顧文鳳
泰安日報社·中華泰山網訊(記者 李皓若 通訊員 張軍峰審核 晁彤彤)“是黨和政府、學校給了我第二次生命?!苯?,在泰安師范附屬學校門口,一位拄著拐杖的古稀老人,向著學校方向磕頭。闊別60余年,老人又回到了年少時養育他的母校,這一跪感動了在場的所有人。
?
老人名叫韓敬水,76歲,是烈士韓興河的兒子。父親犧牲時,韓敬水尚未出生,姐姐韓敬雨才1歲多。因生活困難,他們的母親無奈選擇改嫁,1952年,相依為命的姐弟倆被政府送到泰安烈士子女小學(現泰安師范附屬學校)學習生活,自此學校成了姐弟倆的家。
?
在學校里他們度過了近10年的快樂時光,對學校有著深厚感情。后來,韓敬水被分配到青島標準件廠平陰分廠工作,回泰安的機會越來越少。隨著年紀越來越大,他特別懷念母校,最大的心愿就是想再回到母??匆豢?、走一走。
“學校變化很大,當年多虧了國家和烈?。ìF泰安師范附屬學校),在最困難的時候撫養了我們,教給我們知識,能讓我們為國家的建設添磚加瓦?!遍焺e60余年后又一次回到母校,韓敬水感慨頗多。
戰爭年代,革命烈士為國家和民族獻出了寶貴的生命,他們的子女無依無靠,有的成了孤兒。20世紀50年代,泰安烈士子女小學先后接收了200多名烈士子女,將他們培養成才。如今,這些烈士后代分布在全國各地,在各自不同的崗位上做出自己的貢獻,以回報黨和國家的養育之恩。

革命烈士是民族的脊梁、時代的先鋒。追尋緬懷英烈、關愛烈屬的足跡,自始至終不曾停歇。去年以來,“致敬英雄”行動在全市開展,通過為烈士尋親、給烈士畫像、講英烈故事等活動,在全社會營造了尊崇英雄、學習英雄的良好氛圍。今年3月份,泰山區泰前街道邀請山東農業大學藝術學院師生,通過親屬描述、對比親屬及后人容貌等方式,描繪烈士輪廓,為13位烈士畫像。韓敬水也收到了父親的畫像,與父親跨越時空“重逢”,圓了一輩子的思親夢。
久久久久久精品无码大片,日韩人妻中文无码一区二区七区,男男体育生控精自慰打飞,欧美人与动性XXXXBBBB